做Intern = 免費勞工?

做Intern = 免費勞工?

實習工作除了讓學生把課堂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工作上,更可為他們累積工作經驗,畢業後能更容易接軌。不少公司提供實習機會予大專學生,一方面為公司聘請人才,另一方面培育下一代。不過,有部分年輕人因實習津貼不足夠支付生活開支,情願做兼職工作。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及新青權利關注會去年就專上教育青年對參與實習計劃問題,展開問卷調查。

調查於2020年4月至8月期間,訪問了76名17至25歲、就讀專上院校的基層青年。調查結果顯示,約八成受訪者正申領專上教育學生資助及借貸計劃、約六成需透過工作賺取生活費、另約三成半受訪青年需供養家人。有部分受訪青年指過往參與實習時並沒有津貼,即使有些機構會提供津貼,實習生獲發的金額平均每月只有4,999元。

實習工作無疑可增加年輕人的競爭力和工作經驗,相對上在畢業後較易獲聘。可是,法定最低工資並不適用於實習學員,而部分院校的特定學科更要求學生需完成實習才能畢業,致學生被迫成為廉價勞工。雖說實習機構給予機會讓學生學習,但實習生也不是沒有付出,若機構未能提供基本津貼,變相加大實習學員的生活開支,令更多大專學生寧願選擇一些與本科無關的兼職或「炒散」工作。

其實除了在香港,不少國家對於實習生是否勞工身份的議題同樣有爭議,例如在美國,實習生只有被認定為勞動者才能享有最低工資和加班工資,而有些歐盟的立法者亦呼籲各成員國為實習青年提供合理報酬。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建議政府應改革青年發展委員會,訂立全面扶助貧窮青年政策、強化對基層青年的實習及經濟支援、改革綜援制度、檢討貧窮學生學費資助及生活費還款安排。

延伸閱讀:

大學生搵part time五大考慮因素

【寫CV】 8個Don't(大學生、打工仔必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