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天氣殺到 戶外打工仔的權益保障

在香港,每當天文台發出酷熱天氣警告,室外工作的打工仔便要面對極端高溫帶來的挑戰。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下,可能導致脫水、中暑,甚至影響身體健康。因此,了解相關勞工權益與防暑措施,對所有戶外工作者來說至關重要。
受影響的工種
一些工種需要長時間在戶外作業,在酷熱天氣下特別容易受到影響,例如:
- 建造業工人(棚架工、釘板工、混凝土工人等)
- 清潔工人(街道清潔、垃圾收集員)
- 運輸及貨櫃業工人(送貨員、貨櫃搬運員、貨車司機)
- 園藝及綠化工人(樹木修剪員、公園維護員)
- 保安員(需在戶外巡邏或站崗)
- 郵政及速遞員(郵差、快遞員)
這些行業的工作者在高溫環境下進行勞動,必須採取適當的措施減低暑熱帶來的風險。
勞工權益與僱主責任
勞工處已制定《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當工作暑熱警告(黃色、紅色、黑色)生效時,僱主須根據警告級別提供休息時間。例如,在黃色警告下,進行中等勞動的清潔工每小時應休息15分鐘。
此外,僱主應提供:
- 遮蔭設施
- 降溫設備
- 調整工作時間(避免最炎熱時段進行高強度工作)
- 提供充足飲水,鼓勵員工適時補充水分
- 打工仔的自我保護措施
身處戶外工作的打工仔也應採取措施保護自身安全:
- 定期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 穿著透氣、輕便的衣物,減少熱量積聚
- 留意身體狀況,如感到頭暈或噁心,應立即休息並通知僱主
- 善用僱主提供的防暑設備,如休息區或降溫用品
政府與社會的支持
政府透過天文台發布工作暑熱警告,以提醒僱主和僱員採取適當的防暑措施。此外,勞工組織及工會亦積極推動相關政策,以維護戶外工作者的權益。然而,由於指引內容尚不夠明確,且缺乏法律約束力,部分僱主未必會遵從。
在酷熱天氣下,保障戶外工作者的安全不僅是僱主的責任,更是社會共同努力的目標。唯有透過政府指引的完善、僱主的積極配合,以及打工仔自身的防護意識,才能有效減低高溫對勞工的影響,確保他們能在安全的環境下工作。
延伸閱讀:
Moovup 好工速遞覆蓋16個行業的職位空缺,歡迎立即申請心水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