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招聘新挑戰】取消強積金對沖政策實施,僱主應如何準備?

2025年5月1日,香港特區政府正式實施取消強積金(MPF)對沖安排。這項政策改變了僱主在支付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時的處理方式,是本港退休保障制度的重要一步。
在新安排下,僱主不再能動用其為僱員供款的強積金累積金額,來抵銷因遣散或長期服務所需支付的法定款項。這意味著,僱主須就有關費用另行承擔,制度更趨公平,亦有助加強僱員的退休保障。
甚麼是強積金對沖?
「對沖」指僱主在支付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時,可使用為僱員供款的強積金累積金額抵銷。此安排自2000年強積金制度實施以來一直存在,但因不少僱員發現其退休儲蓄被用作對沖,爭議持續。
隨着《2018年僱傭(修訂)條例》通過,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將於2025年5月1日正式實施。新制度下,僱主不得再用強積金供款抵銷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相關款項需由僱主額外支付,適用於2025年5月1日或以後的服務年資。
為協助僱主過渡,政府推出為期25年的資助計劃,按僱主實際支付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分階段提供資助,設有封頂,協助企業適應新制度。此政策不僅加強僱員退休保障,也對聘用大量前線、全職、兼職或散工的企業帶來深遠影響,企業須全面了解新規定和實施細節。
對招聘前線全職員工的僱主有什麼影響?
新制度實施後,聘用前線全職員工的僱主將面臨實質營運調整。過往僱主可用強積金供款抵銷部分或全部遣散費與長期服務金,現此彈性取消,需重新計算及安排長期僱員相關責任。
根據《僱傭條例》,連續受僱同一僱主五年以上的全職員工,裁員或符合條件離職時有權獲長期服務金。取消對沖後,僱主須就2025年5月1日或以後的服務年資獨立計算並支付相關款項。遣散費計算不再扣除強積金金供款,企業成本增加,特別是在解僱或重組時。對大量聘用全職前線員工的企業而言,這是人力成本的重要變化,促使企業重新審視招聘策略及員工流動安排,以減輕未來財務壓力。
對招聘兼職與散工的僱主有什麼影響?
取消強積金對沖政策後,兼職及散工的聘用亦受影響。由於這些僱員多為短期或不穩定工作,僱主在計算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時,面臨更複雜的年資紀錄與計算問題。
根據《僱傭條例》,符合連續服務條件的兼職及散工同樣有資格申請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即使工作時間短或季節性聘用,只要連續受僱達標,僱主必須依法支付相關補償。企業若長期或反覆聘用相同人手,尤其在旺季或節日前後,應檢視合約及聘用紀錄,避免因合約中斷記錄不清引發勞資糾紛。依賴散工的行業更需完善短期合約及工作安排紀錄,以明確界定服務年資,保障企業權益。
招聘前線員工的政策建議與風險管理
隨著取消強積金對沖政策實施,企業在招聘及管理前線全職及兼職人手時,應採取更審慎和制度化策略,保障雙方權益,減低潛在風險。僱主需明確僱傭合約條款,尤其重聘或間歇性工作安排中的中斷期,並推行電子化紀錄管理,確保聘用及出勤資料完整。人事部門應加強法規知識,推行內部培訓以應對新制度。企業亦應定期檢視合約和用人政策,根據營運需要調整策略,必要時諮詢專業意見,降低勞資風險。
僱主如何善用政府資助支援
面對取消強積金對沖政策帶來的人力資源調整挑戰,香港政府推出資助計劃「援『沖』易」,協助僱主平穩過渡,減輕短期財務壓力。資助金額按僱主實際支付給僱員的遣散費/長服金轉制後淨額,或根據《僱傭條例》應支付的遣散費/長服金轉制後淨額,以較低者為準計算。首個資助年度為2025年5月1日至2026年4月30日,第二個年度為2026年5月1日至2027年4月30日,如此類推。資助比率則根據終止合約日期所屬資助年度釐定。
有關更多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請瀏覽勞工處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資助計劃網頁了解更多。